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盐城建湖:推开自然之门走进湿地教室-凯发国际官网

K8凯发教育-20年专注幼儿教育-覆盖全国-高质量幼教解决方案。

咨询热线:400-898-4785

盐城建湖:推开自然之门走进湿地教室

发布时间:2025-07-30 01:49:45

  7月27日,中国国家地理自然教室·九龙口在江苏盐城建湖县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业,一群学子屏息凝神,看着震旦鸦雀从芦苇丛中跃起——这一刻,湿地生态的奥秘从书本走进了现实。步入崭新的自然教室,芦苇摇曳,鸟鸣啾啾,一堂沉浸式的湿地生态课就此展开。这间坐落于湿地核心区的教室正式开放,标志着建湖县在生态教育与保护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九龙口的自然禀赋堪称地理奇迹。在江苏这只“平坦的手掌”上,里下河地区宛如微凹的掌心,而九龙口恰似掌心的一颗明珠。这里九条河道蜿蜒汇聚——林上河、钱沟河等七条河流承接上游来水,蚬河与城河则携水奔海,共同环绕着中心的龙珠岛,形成“九龙戏珠”的天下奇观。九龙口是江苏省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潟湖遗迹原貌,面积7000公顷,其中,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大约660公顷,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成为野菱、莲等珍稀植物的庇护所。自然教室的设立将这一地理优势转化为生动的科普阵地,游客能在此直观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精妙平衡,而选择九龙口,正是因为这里完美诠释了《中国国家地理》“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办刊宗旨。

  步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新建成的中国国家地理自然教室与湖荡景观完美融合。教室外观采用水乡传统建筑元素,内部则配备了沉浸式投影系统、鸟类声纹识别装置及湿地生态微缩模型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科技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听到震旦鸦雀的鸣叫,观察东方白鹳的栖息状态,甚至通过显微镜看到一滴湖水的微生物世界,自然教室的设计理念是让生态知识可触可感,打破传统课堂边界。第一课堂系统呈现九龙口地貌演变历程与生态系统宏观图景,同步展示湿地分类国家标准;第二课堂通过场景化造景,聚焦湿地动植物多样性,重点解读明星物种的生态特性;第三课堂则围绕“九龙九鲜”湿地物产,展现生态与人文的紧密关联,给大小朋友搭建了“从课本到自然”的桥梁,通过“教科书+研学”模式,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搭建起生态教育平台。

  自然教室的落成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建湖生态教育体系的点睛之笔。2024年底,建湖“‘风物·九龙口’乡村湿地游学”课程获评“长三角学习型乡村优质课程资源”,该课程依托省级“风物·九龙口”湿地游学项目资源,遵循“生活化、草根化”理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江苏学习在线”平台上线以来,点击量逾万次。

  建湖的生态教育覆盖全年龄段,今春,建湖中专的小志愿者们在湿地亲手栽下树苗,通过植树节活动理解生态平衡,在观鸟之旅中学习各种鸟类的习性与特点。留守儿凯发国际官网童关爱活动中,40名孩子在志愿者带领下认识湿地植物,“湿地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最宝贵礼物,我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在畅览湿地风光、惊叹水乡美景的同时,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保护湿地、守护生态”的呼声。“一带一路”生态研修班的28位相关人员也于本月前来考察,实地感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将建湖经验带回柬埔寨、埃及等国家。“最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变化。”一位带队老师展示学生的观察笔记,“上学期他们只能写出‘看见很多鸟’,现在已能准确描述白骨顶鸡的群聚行为,记录黑水鸡的筑巢特征。”

  自然教室的诞生,植根于建湖县十余年湿地修复的坚实根基。2015年启动的“还湖大作战”是九龙口重生的转折点——拆除围网养殖、疏浚淤塞河道、重建生态廊道,一系列举措让退化的湿地重焕生机。

  “十年前这里到处是围网,鸟儿都不愿意来。”当地老渔民回忆道。而今通过退渔还湿、退垦还荡工程,九龙口累计收储塘口100多个共2万多亩,投入16亿多元实施30多个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项目效果有目共睹,2024年盐城建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观鸟赛中,共记录到有效鸟种达90余种,其中7种为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新记录,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超乎预期。

  守护这片生态教育乐土,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建湖创新建立“代表驻点巡查+专家智库把脉+数字平台监控”立体监督体系,2024年将农村生态河道、幸福凯发国际官网河湖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在河道两岸植入水文化板块,打造一体化河长制主题公园。

  科技赋能让守护更加精准,建湖的智慧河湖管理平台整合无人机巡查、水质实时监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全县河长巡河率与问题整治率均达100%。以村级河长为题材的短视频《为了水边的家乡》更获得水利部“守护幸福河湖”一等奖。

  目前,建湖的生态蓝图正在持续扩展:九龙口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方案在7.08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2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智慧监测中心、鸟类栖息地改造等工程,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样板,九龙口湿地公园还将通过“观鸟季”“淮杂文化体验季”等特色活动深化生态文旅融合。

  夕阳西下,自然教室的玻璃幕墙映出漫天霞光。不远处,新栽的落羽杉林里,几只震旦鸦雀正在归巢;观鸟塔上,中学生专注地记录着白鹭的飞行轨迹。九龙口湿地公园的生态教育画卷,在芦苇低语与少年执笔间徐徐铺展。这间湖畔教室承载的不仅是生态知识,更是一个县域十年磨一剑的绿色蜕变见证。当孩子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藻类时,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照亮建湖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资料来源:建湖发布、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登瀛观察、盐城发布、建湖县总工会、建湖中专、九龙口旅游景区、中国国家地理、江苏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