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凯发国际首页:江油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凯发国际官网

K8凯发教育-20年专注幼儿教育-覆盖全国-高质量幼教解决方案。

咨询热线:400-898-4785

凯发国际首页:江油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发布时间:2025-07-26 07:45:14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3日电 (刘煜)7月23日,赛迪2025全国百强县名单揭晓。江油再度上榜,位列88位,这是该市连续三年上榜。

  江油连续入选百强县“密码”,在于前瞻布局与精准施策。三年来,该市紧扣百强县评价体系,动态调整工作重心,以文旅融合与赛事经济提升影响力,以消费升级驱动产业联动;同时,紧盯重点行业与龙头企业,推动存量企业提质增效,加速新项目投产达效,实现产业、民生、生态协同发展。一次次部署、一条条举措、一场场活动,见证着江油在百强县晋位升级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在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首笔国内航空类客户345吨4个规格的高端高温合金订单已顺利交付;在江油高新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钙基新材料企业协作互补,集群效应越发凸显。

  从特冶新材料技术突破到非金属产业集群,昭示着其向工业新赛道全速进发的坚定步伐。

  从《江油工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今年由江油市委制定的加快建成市域副中心《三年行动方案》《江油市培育发展产业新赛道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江油工业的发展路径一脉相承:聚焦“1+3”产业加快建圈强链,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赛道产业规模化。

  具体路径上,江油壮大以特冶新材料为代表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高端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并前瞻布局高熵合金、核聚变装备等未来产业。目前,这一战略布局已显现成效:特冶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集群内企业牵头起草国家军用标准19项、国家标准29项,拥有发明专利269项;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入围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名单;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链产品覆盖核电、风电、水电等领域。

  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天启智和碳陶制动盘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满产后预计可拉动规上产值增长50亿元以上;科发六合特材新城产业园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投资持续保持2位数增长。

  江油获评“中国特冶新材料产业高地”、入选县域工业新型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

  当“民生工程”这四个字,化作学生足下宽阔的上学路、老旧小区里井然有序的泊位,幸福便成为这座城市听得见、摸得着、扑面而来的生动日常。

  江油坚持人民至上,集中力量办好省市县民生实事,在改革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民生改善中凝聚力量。

  城市更新,其势正劲。城区交通能力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棚改三年攻坚行动、“一河三堰”水系整治、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等项目擂响战鼓,给城市“改头换面”。

  教育医疗是民生之基。“县域医共体”改革下,县域内就诊率达92%以上,辖区标本外送检测项目下降60%以上,群众就医检测时长平均缩短约2小时、位列绵阳第一;新建7所现代化标准的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30余所,2024年江油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安心房”“放心水”“硬化路”正成为江油稳固发展的基石。去年,江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7.凯发国际官网1%,一个个民生“小愿景”加快变成幸福“大实景”。

  CCTV-2《跟着影视去旅行》专栏将江油哪吒文化推向全国;CCTV-3《文化十分》栏目推出的李白纪录片溯源诗仙少年足迹,让李白数字人、音乐剧《将进酒》等创新实践走向全国。同时,《回家吃饭》《生财有道》镜头一转,揭露江油“一碗肥肠带火一个城市”的文旅之路。

  做大“朋友圈”是第一步,江油通过“区域联动+跨境合作”深度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和大九寨文旅联盟、大蜀道文旅联盟等区域合作,围绕“寻踪李白故里探秘哪吒文化”主题,串联区域内景区,全面融入绵阳市精品旅游线路北线建设,促进区域文旅互联互通、协同合作,服务文旅“同城化”发展大格局。

  通过活动搭建大平台:成功承办中国农民诗会“从江油出发”和“读李白、游神州”中华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连续举办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在多国设立“李白文化国际推广大使”,搭建起与全世界文明对话的桥梁。

  向外加强沟通,向内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发布全球首款李白数字人,与腾讯合作推出谪仙醉月游戏皮肤,全网曝光量超10亿次。推出以哪吒为主题的雪糕、咖啡等特色产品140余款,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