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凯发国际首页:江北区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杆-凯发国际官网

K8凯发教育-20年专注幼儿教育-覆盖全国-高质量幼教解决方案。

咨询热线:400-898-4785

凯发国际首页:江北区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杆

发布时间:2025-07-17 20:13:17

  江北区地处中心城区腹心,是全市经济活动最活跃、开放资源最富集、营商环境最优越的发展引擎之一,荣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连续5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面积220.8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常住人口近100万人,城镇化率99.45%。2024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4.3亿元、增长7.7%、增速居全市第1。2025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6.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增长27%、增速居全市第2,完成工业投资14.4亿元、增长59.6%、增速居全市第3,规上软信服务业增长81.5%、居全市第3。文化底蕴深厚。战国末年为巴郡首府及江州县府所在地,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55处,重庆历史上唯一一座帝陵明玉珍墓现存江北嘴,现代国画大师徐悲鸿曾在盘溪石家花园创作《巴人汲水》等名作。经贸繁荣发展。加快打造江北嘴西部金融核心城,金融资产规模约3.5万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集聚金融机构超500家,金融总部达9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加快打造观音桥世界知名商圈,中環万象城、观音桥商圈空中连廊等重点项目在建,商圈日均人流量60万人次、单日最高突破105万人次。加快打造“双核驱动”现代制造业集群,汇集长安、赛力斯、深蓝、瑞驰等4大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市占比超30%。加快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落地抖音集团懂车族全国总部、360西部总部等龙头企业,高标准运营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开发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入选全市首批“满天星”示范楼宇。(江北嘴半岛)城市风光秀美。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拥有城市“绿肺”铁山坪、中心城区“观景台”鸿恩寺森林公园。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长安科技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北滨路东延伸段一期建设进度超78%,重庆金融会展中心建成投用。城市更新品质彰显,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获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不夜九街成为“夜经济”地标,6公里江滩公园蝶变为“最美迎宾湾”。(鸿恩寺公园)民生持续改善。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兑现,全域获批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率先在“渝快办”接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专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鲁能巴蜀中学、宏帆八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稳步扩展。区人民医院五里店院区主体完工,率先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打造首个区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婴幼儿托位数居全市前列。社会和谐安定。超大城市核心区现代化治理探索创新,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基本能力全市领先,“141”基层智治体系效能持续放大。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树心小院”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工校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对外开放活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叠加,成功推行海铁联运“一票到底”通道贸易新模式。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西部金融培训中心迭代升级,每年高规格举办江北嘴新金融大会、资本市场研讨会等重大活动。大商好商“近悦远来”,中铁物贸智慧物流全国总部、行云集团西南总部等相继落地,经营主体超14万户。(寸滩保税港)

凯发国际首页:江北区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杆(图1)

  综治中心的实战实效,不仅需要靠多元力量的融合,也要靠运行机制的顺畅,而我区综治中心的运行机制,如同一张覆盖全域、精准发力的“解纷网络”,将多元力量与创新模式深度融合,让矛盾化解更专业、更高效,确保真正实现“入驻必尽责、尽责必闭环”。

  走进江北区综治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就是纠纷化解的“第一站”。这里构建了“登记、受理、分流、办理、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流程,如同给每起矛盾纠纷定制了专属“导航路线”。所有事件严格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流转,从源头受理到最终办结,每个环节都有明确标准和规范。

  中心设立运行领导小组,建立“一办五组”组织架构(综合管理办公室和矛盾多元化解组、公共法律服务组、应急调度处置组、治安风险防控组、检务诉讼服务组),明确12大类“运行工作职责事项清单”。无差别受理群众各类诉求后,发放“受理告知单”并附事件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查看处置进度,实现“一案一码”全流程追踪。这一模式如同为群众诉求装上“定位系统”,让每起纠纷的化解进程都清晰可见。

  六把闪亮的“金钥匙”——六大创新机制,精准解锁基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层治理密码,为千家万户织就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平安防护网。

  首接首办机制,为民服务的“第一站”。“谁接待、谁负责”的首接首办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办。首接人员需全程跟踪矛盾纠纷直至解决,彻底杜绝“踢皮球”现象。市民王阿姨感慨:“以前办事总怕被推来推去,现在一进门就有人负责到底,心里特别踏实!”这种“一站式”负责模式,让群众从“多头跑”变为“一门清”,切实感受到“事事有回应”的治理温度。

  分类流转机制,精准分诊的“高速路”。该机制如同医院的“分诊台”,根据问题性质、紧急程度和职责范围,迅速将任务精准分配至相关部门。简单问题当场办结,复杂问题限时流转,让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某社区邻里因噪音纠纷报警,网格员现场调解无果后,通过分类流转机制1小时内即对接至街道司法所,3个工作日内便达成和解协议,高效流转让矛盾化解跑出“加速度”。

  研判预警机制,洞察隐患的“千里眼”。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排查,这双“慧眼”精准捕捉辖区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定期形势研判如同“体检报告”,为基层治理“把脉开方”;信息共享机制则像“神经末梢”,让预警信号第一时间传递到责任部门。在某小区物业与业主因停车费涨价引发群体投诉前,研判预警机制通过网格员上报数据和舆情监测,提前3天发出橙色预警,街道综治中心立即介入协调,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协调调度机制,多元共治的“联合队”。“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协调调度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和人员力量,建立调解专家库和工作团队,形成“治理共同体”。

  当454户业主因延期交房集体维权时,住建、规资部门与“老马工作室”迅速响应,组成联合专班,借助“红橙绿”三色预警系统精准锁定风险点,仅用28天就化解了这起两年悬而未决的难题。群众感叹道:“家门口就能找到‘法律明白人’,心里踏实多了!”

  督办问责机制,紧抓落实的“铁手腕”。通过限时办结、动态跟踪、考核评价等方式,督办问责机制确保每项任务落地有声。对敷衍塞责者“亮红灯”,对履职不力者“敲警钟”。综治中心建立“三函督办”制度(提示函、督办函、问责函),2024年以来累计下发提示函76份、督办函12份,推动13起疑难复杂纠纷限期解决。工作人员徐巧杰笑言:“现在工作就像戴着‘紧箍咒’,但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再累也值得。”

  入驻人员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生力军”。入驻部门选派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精的工作人员,通过明确职责、强化培训、动态考核,确保派驻人员“派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中心每月开展“业务能手”评选,每季度组织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2024年,入驻律师团队通过“法律门诊”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1200余人次,调解成功率达98%,专业服务赢得群众广泛信任。

  凭借这套严谨机制,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544件,涉及金额2.01亿元,为群众节省诉讼费429万元,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区”。

  “网格—社区(村)—街道(镇)—区级”四级递进化解体系,是江北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的“王牌”。基层网格员如同“移动探头”,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苗头;村社力量及时介入调解;街镇统筹协调资源;区级专业团队作为“最强后盾”,通过“法学专家+”“律师+”联动调解机制,将学术智慧注入调解实践。

  在这套化解体系驱动下,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9.67%,矛盾纠纷处置效率提升60%。某工业园区因企业拖欠工资引发30余名工人聚集讨薪,网格员10分钟内上报至社区综治站,社区联合劳动监察部门2小时内介入协调,街道综治中心当晚启动“欠薪纠纷快速处置通道”,3天后工人全额拿到工资。这种“金字塔式”治理架构,让矛盾在层层过滤中消弭,真正将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综治中心运行机制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驱动江北基层治理现代化迈入新阶段。它们让感知更敏锐、反应更迅捷、处置更有力,托起了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山城大地的创新实践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