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银发赛道13万家托育机构寻求转型!谁在率先试水“老幼共托”?AgeTravel
发布时间:2025-05-07 01:34:26
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托育需求日趋集中于少数幼儿,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资源闲置。老年人渴望融入社会、实现价值,幼儿成为托育资源紧张下的焦点人群——两个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群体,如今在时代的结构性矛盾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连接点。
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一些民办托儿所、幼儿园机构正积极寻求转型,或尝试与老年大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长者之家等共建共享空间资源,探索“托育+老年大学”、“托育+老年文娱”、“托育+老年照护”的融合模式。通过打通日常活动场景,让幼儿与长者在不同区域内实现“隔空共托”。
而在日本,一些企业从上个世纪开始探索“老幼共托”模式,以1979年成立的幼儿保育机构晋荣福祉会为例,其在日本拥有近30家保育园和幼儿园,上世纪90年代晋荣福祉会进军养老行业,将在幼儿托育领域积累的经验移植改良到老年照护领域,实现营收增长。目前晋荣福祉会年营收规模达9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亿)。
本文,AgeTravel与业内一线从业者对话,从海内外经验出发,解读民办托育机构向老年行业成功转型的案例,探讨“老幼共托”模式的市场前景。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现存托育相关企业近13万家。另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托育机构实际入托率仅为7.86%,约7成机构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幼儿园在园人数为3584万人,相比前一年减少509万人,这一数字连续4年下滑。受此影响,2024年全国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峰值减少23%。
“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滑,近两年托育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加上‘公进民退’的趋势愈发明显,导致许多民办托育机构纷纷倒闭。”托育星球品牌创始人、在托育赛道拥有近10年从业经历的齐胜告诉AgeTravel,对于占行业八成以上的民办托育机构而言,未来可能只剩下2-3年的窗口期,之后民办机构大概率会全面退场,这个趋势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了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一大批以幼儿为服务对象的业态正积极寻求转型,在这其中,银发行业成为多数从业者的首选转型方向。
齐胜表示:“近几年政策层面将‘一老一小’两大群体放在重要位置,促使我们逐渐将目光转向老年人,身边的从业者也在针对此进行探索。”
齐胜以一位在云南从事幼教行业的90后朋友W君举例,其在云南弥勒拥有四家幼儿园和托育机构。去年W君开始转型做社区康养驿站,这个项目在幼教从业者中引起了不小关注,吸引了上百位园长专程前往参观考察。
另一个例子是重庆的Q君,她办了8家幼儿园,在选择转型方向时瞄准了银发行业,去年拿出3000平米的空间专门做老年大学,目前也正在进一步探索商业模式。
“行业内其实很多人都在关注并尝试进入银发赛道,大家普遍认同这个市场未来的潜力,”齐胜告诉AgeTravel,“当前民办托育机构在市场上优势减小,普遍的一种情况是,投资300万开一家托育机构,收3000元学费,但社区街道办的一间托育机构,学费600元,这便导致了民办托育机构的竞争力下滑。因此我们也开始关注其他潜在方向,其中一个就是银发经济。”
当然,尽管从业者普遍都看好银发产业的未来发展,但重点在于找准盈利点,做出真正可持续的项目。
以上述提到的云南康养驿站为例,齐胜介绍称,该康养驿站尝试了四种业务模型:一是身体调理类服务,比如艾灸和高压氧仓;二是老年大学;三是文旅产品;四是销售穿戴设备和适老化改造服务。但对于跨行业从业者而言,初期这四个方向都有一定难度,包括同类型竞品多、内卷严重,以及对市场的了解度还不够,未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等。
“以老年大学为例,老年大学虽然场景热闹,但单纯依靠课程收费还远不能支撑长期盈利,需要探索更多样的盈利方式,”齐胜补充说道。
一部分托育、幼教机构寻求向银发赛道彻底转型的同时,另一部分机构也在探索布局“老幼共托”模式,一站式解决凯发k8旗舰厅ag养老和幼儿托育两大难题。
在山东济宁,一位经营了多家幼儿园的园长,从2023年开始决定在幼儿园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养老服务,向银发行业转型。去年5月,园长运营的“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运营,该服务中心将活动区域分为两部分,进园后右边是幼儿园,左转是“托老所”,同时为幼儿和长辈设计了不同的课程表,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在同一空间下同时经营幼儿教育和老年教育业务的做法,已成为多数民办机构应对少子化浪潮、拥抱老龄化趋势的首选策略,且收获了一定成效。
齐胜告诉AgeTravel:“当前一些城市已经在探索‘未来小区’,把社区化做得非常好。现实情况是,很多幼儿园没有孩子可招,但老师们又都多才多艺,拥有从托育转向老年行业的基础条件,从现实出发,他们是可以去做老年相关的服务和教学工作的。这是一个一定会成立、也一定会发展的方向。”
随着银发人群对于兴趣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湖北武汉庆龄幼儿园创始人张春花,用十年时间完成“托幼一体化+老年教育”的闭环布局。旗下早教托育中心解决0-3岁婴幼儿照护难题,而老年大学则开设声乐、智能技术等课程,年服务超过1000名老人。
例如广州菲切尔托育园与养老机构颐康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实行面向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养老托育融合服务。在浙江绍兴崧厦街道,通过打造“老幼共托”综合体项目,借助托育驿站和孝德乐龄中心融合空间,让祖孙两代既能实现分区活动,又可以在同一空间下互动,破解代际照护难题。
此外,面对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区用房资源紧张等多重挑战,江苏连云港市葵花社区开启“一老一小”融合服务试点工作,打造出全市首个“老幼共托”综合体,将一家三层幼儿园中的两层用于0—6岁儿童的活动空间,剩下部分则改造成老人助餐点和社区邻里中心,包含康养间、益智间等10余种功能室,总面积超过800平米。
齐胜告诉AgeTravel,无论是从托育彻底向老年行业转型,还是探索“老幼共托”模式,首先都需要考虑到一些现实性问题:“比如这个赛道怎么盈利,再比如同一个园区内,如果原本是幼儿园,现在想做老年大学,是不是得分开两个出入口等,这类细节问题必须要考虑清楚。”
当然,从托育赛道向老年行业转型,实际上也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比如很多机构的场地是自己买下来的,不存在租赁成本的问题;再比如团队跟了他们很多年,以前可能有10个班,现在只剩下5个班,但老师们还在。从场地、团队再到资源,其实是具备一系列转型条件的。”齐胜告诉AgeTravel。
此外,托育和幼教机构还拥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孩子背后都有爷爷奶奶。齐胜补充说道:“托幼和老年行业是天然存在连接点的,许多机构负责人也确实想积极探索这条路径。但想要开拓出一条真正跑得通、能长期持续的商业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结来讲,少子化和老龄化属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新现象,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多部门协调解决。
“就像过去并没有‘托育’这个概念,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后来经由卫健委牵头,13个部门联合治理,促成了托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在齐胜看来,对于希望从托育行业转型银发赛道的从业者而言,相信未来也会迎来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支持。
研究海外经验对于国内银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在这其中,日本作为老龄化进程较早、银发经济发展较成熟的国家之一,在解决“一老一小”资源共享与代际融合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日本经济于90年代出现停滞,随即快速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少子化”一词首次出现在日本《国民生活白皮书》中。我国当下正经历的深度老龄化+少子化社会趋势,日本在30年前便已开始。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自1993年开始日本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老幼共托”(日语称“幼老複合施設”或“世代間交流保育”)模式,将托育机构与养老院、长者活动中心等设施相结合,以保障不同世代的基本生活需求。
2019年,日本经济研究所曾发布《关于保育所等建筑物再利用的调查研究报告书》(下文称《报告书》),显示由于日本0-14岁人口大幅减少,自2014年开始日本保育机构增速显著放缓,其中公办保育机构从2014年的9528所减少到2017年的8716 所。从东京来看,截至2021年,该地区待入学儿童人数相比2017年减少了近90%。
《报告书》提出,推动保育园、日托中心等机构承担更多老年护理、社交功能,将成为主流趋势。多数保凯发k8旗舰厅ag育所设有调理室、室外游戏场等空间,且拥有无障碍设施,尤其适合转型为日间照料机构、康复机构等老年人设施。
从具体案例来看,以位于东京都江东区的Kotoen为例,其持续开展高龄者与幼儿之间的交流,目前已有超过30年历史。
Kotoen旗下拥有多个养老院以及保育园设施。早在1987年,该机构便建成了集养老院、保育园和高龄者居家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幼共托”设施,同时服务长者与幼儿,积极推进代际交流。
以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幼儿保育机构晋荣福祉会为例,其在日本拥有近30家保育园和幼儿园。90年代晋荣福祉会进军养老行业,将在幼儿托育领域积累的经验移植改良到老年照护领域,目前已在日本拥有18家养老院设施。
晋荣福祉会旗下的部分养老院和保育园处于同一区域,但又拥有各自独立空间。例如位于大阪的智鸟养老院与智鸟保育园,两处设施相隔不到200米,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专门的功能区域,并不定期带领幼儿与长者进行互动,确保老年人和儿童在各自的环境中得到最佳的照护与发展。
近年来,晋荣福祉会在完善托育、幼教业务的同时,积极向老年行业扩展,实现业务转型及多元化发展,在日本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获得新的增长点,有效提升其整体营收。目前晋荣福祉会年营收规模已达9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亿)。
人口结构的剧变正在倒逼托育和幼教从业者思考新路径,出生率逐年下降,招生难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首个难题。
在此背景下,银发经济作为潜力巨大的上升市场,吸引了众多目光。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场地以及团队优势,逐步向银发教育、康养等领域延伸,乃至探索“老幼共托”模式,成为当前部分先行者选择的路径。从海外经验来看,尽管这一转型过程中充满挑战,但随着政策和行业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托育与老年行业的融合必然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为银发市场释放新的增长潜力。
3. 中国江苏网:连云港海州:创新“老幼共托”模式 破题“一老一小”民生关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