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免费学前教育如何落实?免费后幼儿园质量如何保障?回应来了
发布时间:2025-08-08 00:51:25
中国网8月7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幼儿园大班)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此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所有在园就读的大班儿童都能够享受这一政策红利。
《意见》明确,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对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原来收多少,现在就全额免多少。对于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民办园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例如,某个民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人800元,所在地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是500元,政策实施后,在民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也相应按照500元的标准免除,只需交300元的差额部分。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表示,财政部已经足额安排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
财政部将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区此前已经实施了学前教育资助的,也要做好政策衔接。《意见》明确,各省已经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以继续执行,超出部分所需资金也继续由地方承担。
此外,财政部还将督导地方落实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确保不因为实施免费而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表示,将指导各地对幼儿园园长及资助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在数据基础方面,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幼儿园在园儿童学籍信息管理,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及受助信息,强化与相关部门数据的对接共享与凯发国际官网交叉稽核,做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
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大投入,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同时还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
据统计,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为862亿元,到2023年增长到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学前教育经费由2013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665亿元,年均增长13.5%。“学前教育投入机制的建立健全,为构建起覆盖城乡、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郭婷婷说。
刘玉光介绍,国家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资质和配备、经费投入、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将推动各地各幼儿园结合实际细化制度措施,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入口关”;严格规范日常办园行为,守好“安全关”。在保教质量方面,强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实施保育教育活动,深化幼儿园教育教研改革,落实好以游戏为基础的凯发国际官网丰富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快乐成长。
此外,将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严格源头监管,严格把握幼儿园设立条件,加强幼儿园办学资质审核;加强过程监管,通过动态监管、信息备案、公开公示的方式,守牢规范办园的底线和师生安全的红线。推进国家层面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优化督导评估程序,加大督导力度。
许留庆介绍,2013—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209亿元,带动各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与2013年相比,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增长了三倍多。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资源持续增加、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意见》明确,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具体资助内容和资助标准等由各省自行确定。中央财政统筹考虑地方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等,继续予以奖补,适时研究建立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资助制度。